商标网上申请系统用户完善用户信息操作手册
原商标网上申请系统用户完善用户信息操作手册 目录 1.说明 2. 自然人用户信息补录 3.法人用户信息补录 4.代理机构用户信息补录 1.说明 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https://...
摘要:本文聚焦个体户商标侵权的核心处罚规则,结合《商标法》《行政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解析行政罚款、民事赔偿、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与典型案例,提供个体户规避法律风险的实务建议。

案例:某个体户销售假冒“耐克”运动鞋,违法经营额8万元,被罚款40万元(五倍标准)。
案例:某个体户侵权“小米”商标,法院判决赔偿实际损失15万元,另承担律师费3万元。
案例:个体户生产假冒“茅台”白酒,非法经营额达30万元,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
案情:某服装店销售假冒“阿迪达斯”运动服,违法经营额12万元。
处理:工商部门没收全部侵权商品,罚款60万元(五倍标准),并列入信用黑名单。
案情:个体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假冒“路易威登”箱包,销售金额达25万元。
判决:法院认定“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判处个体户经营者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
个体户商标侵权的处罚力度严格,行政罚款可达违法经营额的五倍,刑事责任更可能面临牢狱之灾。通过经营前核查、经营中规范、遇纠纷积极应对,个体户可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合规经营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个体户长期生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