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专利什么意思:解码国际专利申请的“黄金通道”
摘要: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即《专利合作条约》,是1970年缔结的国际专利申请体系,目前已有156个缔约国。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一套标准化流程:申请人仅需提交一份国际申请,即可在...
摘要:国外专利在中国境内不直接产生法律效力,需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或《巴黎公约》途径进入中国国家阶段。2025年CNIPA数据显示,国外来华专利申请中,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占比达78.6%。本文结合《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国际条约,解析国外专利在中国的法律地位、申请流程及实操策略,助力创新主体合法布局国内专利保护。

根据《专利法》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必须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CNIPA)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不授予专利权。
| 步骤 | 时间节点 | 关键动作 | 法律依据 |
|---|---|---|---|
| 提交申请 | 优先权日起12个月 | 向CNIPA提交中文/英文申请文件 |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
| 国际检索 | 申请日起16个月 | 由CNIPA或EPO出具检索报告 | PCT第二条 |
| 国家阶段 | 优先权日起30个月 | 提交译文并缴纳中国费用 | PCT第二十六条 |
| 步骤 | 时间节点 | 关键动作 | 法律依据 |
|---|---|---|---|
| 优先权声明 | 首次申请日12个月内 | 向CNIPA提交优先权证明 | 《巴黎公约》第四条 |
| 形式审查 | 提交后1-3个月 | 审查文件格式及费用缴纳 |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 |
| 实质审查 | 形式审查通过后 | 技术方案新颖性、创造性评估 |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 |
| 费用类型 | PCT途径(元) | 巴黎公约途径(元) |
|---|---|---|
| 国际申请费(≤30页) | 11,300 | - |
| 国家阶段申请费 | 900-12,000 | 900-15,000 |
| 年费(首年) | 900-1,800 | 900-2,000 |
费用优化策略:
| 对比维度 | 国外专利(未进入中国) | 国内专利 |
|---|---|---|
| 法律保护 | 无直接效力 | 中国境内专属保护 |
| 侵权诉讼 | 不能作为抗辩或起诉依据 | 可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
| 年费缴纳 | 无需向中国缴纳 | 需按年缴纳至专利终止 |
| 技术实施 | 在中国使用可能构成侵权 | 合法实施专利技术 |
国外专利需通过PCT或巴黎公约途径进入中国,方可获得法律保护。2025年随着《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建议企业结合技术领域特性,优先选择PCT体系降低跨国布局成本,同时对核心市场辅以巴黎公约途径加速审查。政府需持续优化政策,推动国内外专利申请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巩固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