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专利在国外受保护吗?2025年权威解析与实操指南

摘要:中国专利在国外不直接受保护,需通过PCT途径或《巴黎公约》途径提交国际申请。2025年WIPO数据显示,中国申请人通过PCT进入国外的专利占比达62.3%。本文结合《专利法》《专利合作条约》及司法实践,解析中国专利在国外受...
摘要:申请国际专利需满足法律主体资格、技术方案创新性及流程合规性三大核心条件。2025年WIPO数据显示,中国申请人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占比超60%。本文结合《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法》及实施细则,解析申请国际专利的资格要求、技术标准及实操流程,助力创新主体合法布局全球专利。
阶段 | 时间节点 | 关键动作 | 法律依据 |
---|---|---|---|
提交申请 | 优先权日起12个月 | 向CNIPA提交中文/英文申请文件 |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
国际检索 | 申请日起16个月 | 由CNIPA或EPO出具检索报告 | PCT第二条 |
国家阶段 | 优先权日起30个月 | 提交译文并缴纳目标国费用 | PCT第二十六条 |
阶段 | 时间节点 | 关键动作 | 法律依据 |
---|---|---|---|
优先权声明 | 首次申请日12个月内 | 向CNIPA提交优先权证明 | 《巴黎公约》第四条 |
形式审查 | 提交后1-3个月 | 审查文件格式及费用缴纳 |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 |
实质审查 | 形式审查通过后 | 技术方案新颖性、创造性评估 |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 |
费用类型 | 金额(元) | 支付阶段 |
---|---|---|
国际申请费(≤30页) | 11,300 | 国际阶段(CNIPA) |
国家阶段申请费 | 900-12,000 | 进入目标国时缴纳 |
年费(首年) | 900-1,800 | 授权后逐年缴纳 |
费用优化策略:
费用类型 | 金额(元) | 支付阶段 |
---|---|---|
申请费 | 900 | 提交时缴纳 |
实质审查费 | 2,500 | 发明专利必缴项 |
年费(首年) | 900 | 授权后缴纳 |
风险提示:
|
是否需覆盖5个以上国家? |
|
├─ 是 → 选择PCT途径(费用节省30%-50%) |
|
└─ 否 → 评估核心市场审查速度 |
|
├─ 需快速授权 → 巴黎公约途径(12-18个月周期) |
|
└─ 可接受2-3年周期 → PCT途径(利用国际检索报告优化方案) |
申请国际专利需满足法律主体资格、技术创新性及流程合规性三大条件,2025年随着《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建议企业结合技术领域特性,优先选择PCT体系降低跨国布局成本,同时对核心市场辅以巴黎公约途径加速审查。政府需持续优化政策,推动国际专利申请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巩固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