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解析2025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官方费用标准,包括申请费、年费及附加费,并系统介绍费用减缴政策、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引用《专利收费减缴办法》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告,为申请人提供权威、实用的费用指南。
一、2025年实用新型专利费用标准
(一)基础费用构成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最新公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以下费用:
费用类型 |
金额(人民币元) |
说明 |
申请费 |
500元 |
必缴费用,提交申请时缴纳 |
年费(第1-3年) |
600元/年 |
授权后逐年缴纳,逾期需支付滞纳金 |
年费(第4-5年) |
900元/年 |
|
年费(第6-8年) |
1200元/年 |
|
年费(第9-10年) |
2000元/年 |
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10年,第10年为最后一年年费 |
附加费 |
超项/页另计 |
权利要求超过10项或说明书超过30页时触发,按超项数(150元/项)或超页数(50元/页)计算 |
法律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调整部分专利收费标准和减缴政策的公告》(第五九四号)
(二)费用缴纳时间节点
申请费:自申请日起2个月内,或收到受理通知书后15日内缴纳。
年费:授权后每年度费用需在上一年度期满前缴纳,逾期6个月内可补缴(需支付5%/月的滞纳金)。
二、费用减缴政策:最高可省85%
(一)减缴费用范围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减缴以下费用:
申请费(不含附加费)
年费(授权后前10年)
复审费(减缴60%)
法律依据:《专利收费减缴办法》(财税〔2016〕78号)第三条
(二)减缴比例与条件
申请人类型 |
减缴比例 |
条件 |
个人 |
85% |
上年度月均收入低于5000元(年6万元),需提交收入证明或社保流水 |
企业 |
85% |
上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需提交纳税申报表 |
多个申请人(≥2个) |
70% |
各申请人需分别符合减缴条件 |
事业单位/非营利机构 |
85% |
提交法人证明文件即可 |
(三)减缴申请流程
备案:通过“专利业务办理系统”(http://cponline.cnipa.gov.cn/)提交减缴备案申请,上传证明材料(如收入证明、纳税申报表)。
审核:备案审核通过后,有效期为1个自然年,期内无需重复提交材料。
缴费:在费用缴纳时勾选“费用减缴请求”,系统自动计算减缴金额。
注意事项:
减缴申请需在费用缴纳期限届满前2.5个月提出。
伪造材料将取消5年内减缴资格,并追缴已减缴费用。
三、实用新型官费特殊情形费用说明
(一)PCT国际申请费用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实用新型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
免缴申请费及附加费: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的申请。
免缴实质审查费:已作出国际检索报告或初步审查报告的申请。
法律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五九四号第五条
(二)专利权期限补偿
实用新型专利不涉及期限补偿,但若因审查延误导致权利损失,可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申请补偿,需缴纳补偿请求费200元/件。
四、实用新型官费缴纳方式与票据获取
(一)缴纳渠道
线上缴费:通过“专利业务办理系统”网银支付,支持微信、支付宝。
银行转账:汇款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账户(需备注专利号及费用类型)。
窗口缴纳:至各地专利代办处现场缴费。
(二)票据领取
缴费成功后,可通过系统下载电子票据,或至专利局窗口领取纸质票据。
五、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
第九十三条:明确专利费用类型及缴纳标准。
《专利收费减缴办法》(财税〔2016〕78号)
第三条、第四条:规定减缴费用范围及比例。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五九四号(2024年)
调整专利权期限补偿费用及PCT申请国际阶段费用标准。
《专利审查指南》(2025年修订)
第五章:费用缴纳流程及材料要求。
结语
合理规划实用新型专利费用,充分利用减缴政策,可显著降低创新成本。申请人需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告,确保缴费符合最新标准,避免因费用问题影响专利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