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通俗语言解读集成电路布图登记的法律规定与实务操作,结合《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核心法规,详解登记条件、材料要求、审查流程及保护规则。通过典型案例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读者掌握布图登记的关键要点,规避著作权等法律风险。
目录
1. 集成电路布图登记的法律定义与意义
2. 登记的法律依据与核心条款
3. 申请条件与材料准备
4. 登记流程与审查标准
5. 权利保护范围与侵权风险
6. 常见问题解答(FAQ)
一、集成电路布图登记的法律定义与意义
1.1 什么是集成电路布图登记?
根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二条,布图设计登记是指对集成电路中元件和线路三维配置的独创性设计进行官方备案,以确认其专有权的法律程序。
• 核心价值:
• 独创性认定:登记是确认设计非“常规设计”的关键依据;
• 权利公示:登记后权利内容向社会公开,便于维权举证。
1.2 与著作权、专利登记的区别
• 著作权:自动产生,保护表达形式(如设计图);
• 专利登记:需满足“创造性”,保护技术方案;
• 布图登记:需主动申请,保护三维配置的独创性。
二、登记的法律依据与核心条款
2.1 核心法律法规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八条:布图设计专有权自登记生效;
• 《实施细则》第五条:申请文件需包含登记申请表、图样及样品(若已商业化);
• 《民法典》第876条:规范专有权的转让与许可。
2.2 国际条约
• TRIPS协定:要求成员国保护布图设计;
• 《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推动跨国保护协作。
三、申请条件与材料准备
3.1 申请条件
• 独创性:设计需体现独立智力成果,非公认常规设计;
• 提交主体:中国自然人、法人或符合国际条约的外国人。
3.2 必须提交的材料
• 登记申请表:需注明设计名称、创作完成日期等;
• 图样:包括总图和分层图,打印于A4纸并顺序编号;
• 样品:已商业化的需提交4件专用封装样品。
3.3 可选材料
• 电子版本:包含完整设计信息的压缩文件;
• 保密信息声明:保密内容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0%。
四、登记流程与审查标准
4.1 申请方式
• 纸件申请:邮寄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
• 电子申请:通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电子申请平台提交。
4.2 审查流程
1. 形式审查(2个月内):
• 检查材料完整性(如申请表、图样、样品等);
• 不符合要求的需在7日内补正。
2. 登记生效:
• 审查通过后公告,权利自申请日或首次商业利用日起生效。
4.3 审查重点
• 独创性判断:需说明设计非常规,可对比现有技术;
• 保密信息处理:保密图层需单独封装,未经许可不得查阅。
五、权利保护范围与侵权风险
5.1 保护范围
• 以登记文件为准:一般以图样确定,必要时结合样品剖片技术还原细节;
• 侵权行为:未经许可复制、商业利用或进口侵权芯片。
5.2 司法实践要点
• 举证责任:权利人需初步证明独创性,被控方需反证;
• 接触可能性:若被控方接触过原设计,推定侵权风险高。
典型案例:
• 苏州赛芯电子案:法院通过样品剖片认定侵权,判决赔偿50万元。
六、常见问题解答(FAQ)
Q1:登记后保护期多久?
A:登记或首次商业利用日起10年,创作完成后15年自动进入公有领域。
Q2:未登记能否主张权利?
A:不能!根据《条例》第八条,登记是取得专有权的必要条件。
Q3: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布图设计?
A:商业利用前核查设计权属,或使用已公开且无独创性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