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明专利?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接下来给介绍一下...
摘要:本文系统解析2025年中国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核心流程、审查标准、材料要求及典型案例。结合《专利法》《专利审查指南》等法规,明确实质审查与初步审查的区别,提供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助力申请人高效通过审查并获得授权。
一、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核心定义与法律基础
二、实质审查的流程与关键时间节点
三、实质审查的审查标准与驳回理由
四、申请人应对实质审查的实务策略
五、典型案例分析与风险防范
六、法律依据与政策衔接
七、总结与建议
审查阶段 | 审查内容 | 审查主体 | 法律后果 |
---|---|---|---|
初步审查 | 形式要件(如申请文件格式、费用缴纳、优先权声明) | 专利局初审部门 | 通过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
实质审查 | 实质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说明书充分公开、权利要求书清晰) | 专利局实质审查部门 | 通过后授权,否则驳回申请 |
节点 | 期限 | 法律后果 |
---|---|---|
实质审查请求期限 | 申请日起3年内 | 逾期视为撤回 |
第一次审查意见答复 | 收到通知书之日起4个月(可延期2个月) | 超期未答复视为放弃,申请被驳回 |
多次审查意见答复 | 每次收到通知书之日起2个月 | 超期未答复视为放弃,申请被驳回 |
审查决定作出 | 通常1-3年(复杂案件可能更长) | 通过后授权,否则驳回 |
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是决定专利能否授权的关键阶段,审查标准严格且流程复杂。申请人需在3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通过专业答复应对审查意见,最终通过审查或修改后获得授权。